- 熱點文章
-
- 09-14關于高等職業院校弱電專業教改的探索
- 11-28東芝將在2009年CES帶來新水平的前沿技術
- 11-28互聯網:世界的鏡子
- 11-28中美文化論壇研討數字技術保護文化
- 11-28淺析“三鹿集團奶粉事件”危機根源
- 11-28新媒體的發展及其教育創新應用研究
- 11-28樓宇信息系統的現狀與應用以及發展趨勢
- 11-28中國2009世界郵展60城市巡郵漯河站啟動
- 11-28打造煥發生命活力的教育時空
- 11-28觀察中國管理教育30年
- 11-28駕馭論:科學發展的新智囊
- 11-28軟著陸將解讀中國管理國際化新走勢
- 11-28創建中國水電國際化強勢品牌
- 11-28管理科學進入新觀察時代
- 11-28全球化傳播語境下的家國建構
- 11-28網絡民主對公民社會建設的影響研究
- 11-28奧運后中國酒店業的發展分析
- 11-28國家創新系統下的大學科研管理研究
- 11-28高校數字圖書館建設及服務模式探討
- 11-28非均衡理論及我國房地產市場供求
- 11-28綠色、安全和通訊是汽車電子的未來
- 11-28敦煌莫高窟將為游客建"數字洞窟"
- 11-28思科新軟件平臺幫媒體公司建社交網絡
- 11-28蘋果喬布斯:用13年給IT業洗一次腦
- 11-28海外傳真:2008年數字印刷市場回顧
- 11-28東芝將在2009年CES帶來新水平的前沿技術
- 11-28互聯網:世界的鏡子
- 11-28中美文化論壇研討數字技術保護文化
- 11-28故宮國圖面臨“數字化”難題 缺乏專門人才
特色工藝技術為儲氣庫運行提供精細“體檢”
2024-12-06 16:57:00 來源:能源科技
常潔芮?徐錦峰
8月6日,中國石油集團測井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C4251作業隊在江蘇省金壇市完成江蘇儲氣庫JH2井套損檢測作業。這是該企業今年在長三角區域完成的第60井次儲氣庫井檢測任務。
隨著國內儲氣庫建設規模不斷擴大,儲氣庫檢測業務的內容和種類也隨之增加。為此,中國石油集團測井有限公司在持續發揮傳統工藝優勢特色的同時,加快新質生產力成果轉化進度,將先進工藝技術和解釋評價方法有效應用于地質分析、溶腔檢測、井筒完整性評價等各個方面,為儲氣庫提供高水平“體檢”服務。
聲吶技術提供精細化腔體分析
結合鹽穴類儲氣庫建設和運行需要,中國石油集團測井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工程技術團隊發揮綜合技術優勢,應用聲吶測腔等特色技術,為地下溶腔分析提供了精細化分析。長期擔負此類任務的該公司C4251作業隊隊長張延華介紹:“這類儲氣庫原本是地下鹽層或鹽丘,在工程上可利用水溶采鹽形成的地下空腔,改造成用以儲存天然氣的地下庫藏。”
聲吶測腔技術是國內用于鹽穴腔體形狀測量的特色工藝技術,可清晰探測鹽穴腔體內部三維結構、繪制地下頂底板圖像,發現腔體內部的異常變化。該技術還可參照聲吶測量結果,及時調整造腔工藝參數,控制溶腔形態,確定造腔體積,保證腔體質量。在工作中,工程技術人員結合不同儲氣庫井群特點,分類詳細制訂了聲吶測腔施工預案,做到一線隊員提前準備、管理人員貼近指揮、解釋人員現場分析,確保了工程優質高效,同時監測了新建腔體的形成過程,為進一步優化造腔工藝,提高造腔質量提供可靠工程依據。
光纖技術為儲氣庫運行提供持久監測
近年來,該公司強化光纖測井在儲氣庫檢測中的應用力度,采用高精度分布式光纖溫度測試系統、井下壓力長效監測系統,通過油管內直接下入監測光纜的監測工藝,實施光纜掛接存儲溫度計、壓力計采集數據并通過遠程實時監測技術服務,實現了儲氣井全井段溫度剖面、井下壓力參數的監測。
結合不同儲氣庫和不同井筒檢測與監測需求,該公司工程技術團隊分別發揮常規、半永置、永置三類光纖布設的優勢和特點,在江蘇儲氣庫兩口重點井的監測中,下入半永置光纖。該公司經歷了平衡期、采氣期、采氣后平衡期、注氣期以及注氣后平衡期等過多注采周期。單井共計監測200余天,實時監控分析了DTS數據在不同生產工況下的變化特征,系統分析了整個監測周期內井筒及鹽穴腔體內溫度變化特征,并結合不同生產工況、油壓和井底存儲壓力數據,綜合分析注采周期溫壓變化特征及腔體受焦耳·湯姆遜效應影響的詳細特征,合理設計注采周期及注采量,實現了對腔體溫度和壓力變化的控制,確保腔體的穩定性。
該公司解釋評價人員李峰表示,光纖監測數據具有持續性和長期性特點,可有效計算腔體庫容、分析腔體內熱應力變化特征,對于研究熱應力變化對腔體穩定性的評價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對光纖溫壓長效監測的方案優化、深入研究及智能化儲氣庫建設等方面有重要影響。
大尺寸套管和管柱帶來的挑戰
相較于枯竭油氣藏型儲氣庫采用3.5英寸注采管柱和7英寸生產套管,很多鹽穴儲氣庫都采用了7英寸注采管柱和9.625英寸套管。大尺寸帶來大空間的同時,也給各類儀器的徑向探測范圍和精度帶來了挑戰。
為保障工程質量,該公司工程技術團隊細致實施儀器技術參數評定,在生產準備、儀器測試、輔助工具應用、解釋圖版選擇等方面實施綜合分析和指導,設計使用專用全模擬工具串通井,確保帶源測井工具串控制在套管鞋以下、鹽腔頂以上。在解釋評價階段,解釋評價人員針對大尺寸管柱和套管特點、井內液體與氣體介質系統、固井質量、管柱損傷、氣體密閉性等設施和參數進行綜合分析,為鹽穴儲氣庫動態分析和穩定性評價提供了依據,也為多項工藝技術在大套管井中的應用積累了經驗。
據了解,今年1—8月,中國石油集團測井有限公司各施工隊伍已為京津冀、長三角經濟帶實施各類儲氣庫測井任務超過150井次,內容涵蓋電成像、電磁探傷、扇區水泥膠結、靜壓測試等多項內容,為儲氣庫運行提供精準“體檢”服務。
下一篇:“小改小革”錨定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