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點文章
-
- 09-14關于高等職業院校弱電專業教改的探索
- 11-28東芝將在2009年CES帶來新水平的前沿技術
- 11-28互聯網:世界的鏡子
- 11-28中美文化論壇研討數字技術保護文化
- 11-28淺析“三鹿集團奶粉事件”危機根源
- 11-28新媒體的發展及其教育創新應用研究
- 11-28樓宇信息系統的現狀與應用以及發展趨勢
- 11-28中國2009世界郵展60城市巡郵漯河站啟動
- 11-28打造煥發生命活力的教育時空
- 11-28觀察中國管理教育30年
- 11-28駕馭論:科學發展的新智囊
- 11-28軟著陸將解讀中國管理國際化新走勢
- 11-28創建中國水電國際化強勢品牌
- 11-28管理科學進入新觀察時代
- 11-28全球化傳播語境下的家國建構
- 11-28網絡民主對公民社會建設的影響研究
- 11-28奧運后中國酒店業的發展分析
- 11-28國家創新系統下的大學科研管理研究
- 11-28高校數字圖書館建設及服務模式探討
- 11-28非均衡理論及我國房地產市場供求
- 11-28綠色、安全和通訊是汽車電子的未來
- 11-28敦煌莫高窟將為游客建"數字洞窟"
- 11-28思科新軟件平臺幫媒體公司建社交網絡
- 11-28蘋果喬布斯:用13年給IT業洗一次腦
- 11-28海外傳真:2008年數字印刷市場回顧
- 11-28東芝將在2009年CES帶來新水平的前沿技術
- 11-28互聯網:世界的鏡子
- 11-28中美文化論壇研討數字技術保護文化
- 11-28故宮國圖面臨“數字化”難題 缺乏專門人才
渤海鉆探治理鉆井施工井漏頑疾 ——漏失發生率同比降低17%,堵漏作業一次成功率達71.81%
2025-02-24 16:15:00 來源:能源科技
潘紅婷
截至2024年12月13日,中國石油渤海鉆探工程有限公司自研BHSRP強滯塞堵漏技術現場應用106口井,封堵最大溶洞深度達1.5米,平均井漏處理時間較傳統水泥堵漏方式縮短30%。
鉆井井漏如同人體失血,不僅嚴重威脅鉆井作業安全,而且可能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是制約鉆井提速與提質增效的“瓶頸”。隨著我國油氣勘探向“兩深一非”領域進軍,堵漏難題和任務激增。面對嚴峻挑戰,渤海鉆探工程有限公司成立首家專業防漏堵漏機構——中油技服,聘任防漏堵漏資深專家,組建多專業融合的科研團隊,專注于研發和推廣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特色堵漏技術產品,旨在從根本上解決井漏問題,保障鉆井作業安全高效。
“想要扼住復雜井漏的‘咽喉’,就必須抓住關鍵環節,開展多元化技術研究。”渤海鉆探工程有限公司防漏堵漏技術負責人楊賀衛介紹。該公司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產業化為目的”的科技創新原則,承擔防漏堵漏科技攻關項目10余項,還建立了配套齊全的防漏堵漏實驗室,可同時進行堵漏劑研制、堵漏配方研發、堵漏性能模擬評價等實驗,自主研發BHPBS隨鉆封堵強化井眼技術以及BHCYQ高承壓自適應橋接堵漏、BHSRP強滯塞堵漏、BHFPA高濾失成塞堵漏等技術牽頭修訂行業標準《鉆井液用橋接堵漏材料室內試驗方法》,獲得授權專利4件、省部級獎勵4項,2項科研成果經鑒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2024年8月至10月,BHSRP強滯塞堵漏技術在伊拉克米桑油田成功封堵3個惡性漏失層,井漏處理時間比鄰井縮短50.38%,成為米桑油田控制惡性漏失的制勝法寶。
圖為渤海鉆探公司開展“紅工衣—白大褂”雙向交流,促進堵漏研究與現場施工相融合。
圖為泥漿工程師與錄井技術人員溝通施工情況。
圖為防堵漏科研人員正在研討處理劑特性。
圖為渤海鉆探工程有限公司塔里木沙漠施工現場。
圖為渤海鉆探工程有限公司長慶施工現場
為了推動科研成果現場應用,渤海鉆探工程有限公司制訂“博士雙崗”計劃。博士帶著科研項目駐井提供技術服務,發揮“紅工衣—白大褂”雙向交流效應,匯聚“產學研用”經驗,推廣“小顆粒+大顆粒”兩段式堵漏、“多級滯留固結”堵漏、“泥漿帽”鉆進堵漏等工藝,解決常規堵漏粒徑匹配難、易復漏、水泥堵漏滯留難等難題,形成“一手冊六規范”,為各區塊精細化治理井漏提供技術支撐。
堵漏就是急救,時間就是效益。循環罐配制堵漏漿泵送慢、清理耗時長是堵漏過程中的難題。該公司通過分析防漏堵漏作業流程,自研堵漏專用混輸裝置,使堵漏漿性能參數提升至泵送最大濃度60%、最大粒徑50毫米,已在塔里木油田克深38井施工4次,均一次性成功泵入,有效縮短了泵注和清洗時間。
針對常規堵漏施工頻繁起下鉆影響時效的難題,該公司科研人員創新研制出堵漏專用鉆頭,首次實現超深井堵漏施工中探塞、鉆塞、連續漏層鉆進“一趟鉆”,進一步提升了堵漏時效。針對準噶爾盆地、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等不同地域的井漏難題,該公司研制出等四面體樹脂、油井水泥用觸變劑、低密度高酸溶固結劑、樹脂堵漏劑等堵漏產品,解決了普通堵漏材料高溫下失效、受壓易破碎、固結難等難題,有效提高了地層承壓能力,成為治理惡性漏失的“特效藥”。該公司使用等四面體樹脂處理劑,高效處理瀘203H662井漏失,井漏損失時間比鄰井縮短92.7%,助力該井創區塊鉆井周期新紀錄。
2024年年初以來,該公司漏失發生率同比降低17%,堵漏作業一次成功率達71.81%,不僅顯著提升了鉆井作業的效率,更為推動鉆井技術整體進步與油田效益增長注入了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