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點文章
-
- 09-14關于高等職業院校弱電專業教改的探索
- 11-28東芝將在2009年CES帶來新水平的前沿技術
- 11-28互聯網:世界的鏡子
- 11-28中美文化論壇研討數字技術保護文化
- 11-28淺析“三鹿集團奶粉事件”危機根源
- 11-28新媒體的發展及其教育創新應用研究
- 11-28樓宇信息系統的現狀與應用以及發展趨勢
- 11-28中國2009世界郵展60城市巡郵漯河站啟動
- 11-28打造煥發生命活力的教育時空
- 11-28觀察中國管理教育30年
- 11-28駕馭論:科學發展的新智囊
- 11-28軟著陸將解讀中國管理國際化新走勢
- 11-28創建中國水電國際化強勢品牌
- 11-28管理科學進入新觀察時代
- 11-28全球化傳播語境下的家國建構
- 11-28網絡民主對公民社會建設的影響研究
- 11-28奧運后中國酒店業的發展分析
- 11-28國家創新系統下的大學科研管理研究
- 11-28高校數字圖書館建設及服務模式探討
- 11-28非均衡理論及我國房地產市場供求
- 11-28綠色、安全和通訊是汽車電子的未來
- 11-28敦煌莫高窟將為游客建"數字洞窟"
- 11-28思科新軟件平臺幫媒體公司建社交網絡
- 11-28蘋果喬布斯:用13年給IT業洗一次腦
- 11-28海外傳真:2008年數字印刷市場回顧
- 11-28東芝將在2009年CES帶來新水平的前沿技術
- 11-28互聯網:世界的鏡子
- 11-28中美文化論壇研討數字技術保護文化
- 11-28故宮國圖面臨“數字化”難題 缺乏專門人才
不忘舊時榮光路 還看今朝數智起 ——大慶油田第一采油廠中四采油隊“數字化、智能化賦能油田發展”紀實
2024-12-05 14:21:00 來源:能源科技
楊?磊?宋政謙?李?倩
“用數賦智,以智提效,支撐當前,引領未來。”
這是大慶油田2023年由數智化項目經理部牽頭,在中四采油隊組建油田首個班組級數智集控中心時確立的總體思路。
這也是一個意味深長的重要戰略。
回望時,能夠看到“三老四嚴”的榮光在這個英雄的故土上再一次點燃激情;
遠眺時,可以預見新質生產力正以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手段在這個傳統行業徐徐展開。
那么,如何理解與把握油氣田企業數字化發展的今天和明天?
對于中四采油隊來說,這又是一個時代命題。他們再一次肩負起使命,構建數據驅動、數字賦能、數智替代的“三大支撐”體系,為油田打造“最強大腦”,催生數字技術賦能,促進生產管理方式變革。
如今,中四采油隊已經實現人工操作和診斷分析的數字化替代,數智賦能作用初步顯現。
圖為常態化開展數字化培訓
數智時代的全新挑戰
科技的發展給傳統行業帶來的沖擊是巨大的。
如何“破冰”?
數字化轉型和智能技術提供了“解題”新思路。
以中四采油隊為試點,大慶油田進入了全新的探索階段。如今,隨著一項項數字化新技術的應用,大慶油田不斷推動數字技術與油氣產業深度融合,開辟出“數智+”油氣產業新賽道。
時代再一次選擇了中四采油隊,中四采油隊也用不屈的意志與堅韌不拔的精神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
在數字化建設初期,中四采油隊的干部員工和數據較上了勁兒:一張上萬個數據的報表上能用的數據找不出一百個,數據的治理工作沒有捷徑,就要一口井一口井地校對,一個數據一個數據地分析。
因為是試點單位,沒有可參考的經驗,他們只能笨鳥先飛,趕在每天報表結算前把每個問題數據找到。
進入2023年10月份,中四采油隊數字化建設進入關鍵期。
油水井、站數據陸續回傳,一股腦的數據、視頻、圖形一次就回傳幾萬個參數。信號傳輸不穩、信息數據丟失等問題頻繁出現,盡管與儀表廠家和信息技術人員多次溝通討論,但始終沒有找到一個徹底解決的辦法。隊長王一倫帶領黨員技術骨干連續17天吃住在隊里,白天跑現場核實查驗,晚上開協調會制訂對策,全隊黨員骨干主動加班加點一起查閱相關資料,共同分析討論,一項一項制訂數據治理應對措施。
一個月下來,盡管大家都瘦了一圈,但解決了700多個數據問題,收效非常明顯。眼看數據質量越來越好,可在取消手工錄入報表試驗過程中總是有幾類問題反復出現。這幾類問題可都是難啃的硬骨頭,連施工單位都無計可施,這數據治理“最后一公里”的門檻始終邁不過去。在一個雙休日,王一倫和3名技術骨干早上不到7點就來到單位,一頭扎在數控室里連續工作30多個小時,把當天每一個數據都適時記錄進行比對、篩選、校驗。
在王一倫的帶動下,全隊技術人員“寧調千萬遍,不差一個數”,僅用2個月時間就完成了451口油水井、14座計量站的數據治理任務,實現每天在線回傳生產數據九千萬條無一差錯,智能遠程調控操作設備無一失誤,使機采井時率達99%、注水井的分層注水合格率達92.3%,創歷史新高。2024年,中四采油隊通過強化數字應用,在生產參數報警、高密度監測分析等數據挖掘應用方面又取得新突破。
特別是針對三元化學驅采油井高回壓管理,依靠數字化帶來的高頻率參數監測,在海量數據中摸索回壓上升原因、規律,大膽探索“單雙管交替生產”“兩驅跨站熱洗”等措施,對每口井量身定制解決方案,高回壓井數量得到有效削減,單井最高日釋放產油2.1噸,又一次在原油產量上實現了“開門紅”。
依靠數字化與智能化,中四采油隊實現了“四兩撥千斤”。
“通過開展地面地下多維協同聯動探索,該隊已初步形成采集、巡檢、診控、運維、網格‘五維一體’,油藏、采油、地面‘三大協同’現代化管理新模式。”大慶油田采油一廠副廠長鄧慶軍評價道。
圖為員工巡檢記錄生產數據
數智掀起的油藏革命
“在儲量資源的‘江河湖海’找準增油創效的‘向上方位’,我們有必勝信心!”這是中四采油隊的誓言。
中四采油隊的自信并非空穴來風。
如何將勘探、開發、生產作為一個完整的系統進行整合運營,從而提高油田產量和經濟效益?
對于這個問題,中四采油隊有著自己的思考。他們深化“三大協同”,強化智能油氣藏管理,讓數據采集、傳輸、計算、存儲和分析更高效,成為特高含水后期老油田深度精準開發的利器。
據了解,中四采油隊目前水驅綜合含水高達97.1%,已接近傳統技術開發的極限,更精準地發現、分析剩余油的潛力就是增油的最重要手段。
“油藏數字化是精準開發的必由之路,我們以數字孿生為主攻方向,在計算機中構建仿真模型,模擬開發全過程,并整合智能化分析新技術,系列新技術逐步由室內進入現場。”中四采油隊地質副班長馬英杰對此感受頗深。
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借助數字化平臺,中四采油隊將油藏各類特征進行數字化表征,在計算機中構建三維地質模型,實現目視化觀測油藏、直觀分析剩余油潛力的目標,構建了高精度模型。
通過全參數小尺度油藏模擬等技術手段,歷史擬合誤差縮小至0.95%,為精準定位剩余油、最大限度提高油層動用程度、高效部署開發井網提供了重要依據。應用數字孿生技術指導動態開發3年,累計增油20萬噸。
同時,在數字化地質模型上,可以模擬運算開發過程,虛擬化布井射孔,虛擬化跟蹤調整,比對運算結果選定最優方案。
“只有真正了解了構造,準確地認清連通關系,才能更好地助力增產。結合多方面有效措施,才能將地下的剩余油采出來。通過優化調整,我隊年含水上升值控制在0.1個百分點以內。”隊長王一倫說到此處,自豪感溢于言表。
收效不限于此。
在數智化的加持下,中四采油隊攻關配套大數據分析決策技術,智能優化注水方案,同步推廣智能分注技術,分層注水合格率提高至93.2%。
“在我隊高臺子小井距區塊應用后,自然遞減率下降1.65個百分點。”王一倫補充道。認識油藏只是“革命”開始,油藏采油一體化協同開發已經成為中四采油隊提高油田開采效率和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其核心就在于實現油藏工程和采油工程的深度融合。
圖為利用數字化手段指揮生產
數智賦予的生產利器
數智化帶來的不僅僅是技術的革新,還有思維方式的轉變。
“面對密井網條件下工作量大幅增加的實際,我們將數字技術融入生產管理的各個環節,不斷創新管理模式,用數字化的精準高效支撐現代化的‘三老四嚴’。”王一倫告訴筆者。
依托數字化技術支撐,中四采油隊探索形成“一部三班四化”管理提效新模式,將原有11個小班組整合為3個大班組,在井站規模擴大和人員減員條件下,生產管理質效提檔升級。
“沒有實現數字化、智能化管理前,我們兩個人負責管理61口井,不但工作量大,而且井下出現一些問題也很難在第一時間發現、處理。”中四采油隊數智集控室的工作人員王春莉有感而發,“實現了數字化、智能化管理后,現在我們兩個人負責165口井的管理工作,在數智集控室內就可以實時遠程管理,在第一時間發現問題,對水量進行調控,工作效率大幅提高。”
據了解,在中四采油隊管轄的3.98平方公里范圍內,基礎設施包括665口油水井、15座計量站、2座注入站、1座轉油站。其中的210口油水井、6座計量站、2座注入站是在2023年從其他兄弟單位劃轉過來的。
“我們采油隊人員定編是121人,因為實現了數字化、智能化管理,實際定崗為79人。在油水井、計量站和注入站數量增加的情況下,中四采油隊的人員數量保持不變且還能有條不紊地工作,主要是數智化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王一倫說。
通過數字化轉型,中四采油隊已經實現數據資料遠程自動采集、傳輸和分析管理,同時運用雷達視頻監控、無人機巡檢等手段,通過數據和視頻對水油井進行實時管理。
通過應用抽油井泵況診斷技術,結合數智化改造升級,2023年,中四采油隊檢泵率降低0.47個百分點,檢泵周期增加134天,機采井異常率降低4.5個百分點,抽油機利用率提高2.1個百分點,抽油機開井時率提升2.2個百分點。石油天然氣開采行業被視為傳統行業,如今,數智化給油田生產管理插上了翅膀,讓機構得以優化、管理更加精細、效率大幅提高。
數智化給中四采油隊帶來的變化是巨大的。
在數智化的基礎上,中四采油隊不斷摸索建立了配套的管理模式,打破了原有的工種界限。
隊上最年輕的技師,同時也是油田大賽銀牌獲得者,自告奮勇成為隊上的數字化運維人員。在新的工作崗位上,他充分發揮技師的鉆研探索精神,從故障識別和應急處理方面入手,經過5個月的現場摸索,解決問題2000余個,總結出了數字化故障判斷手冊,并在隊內每周三開展培訓,讓員工也都做到了懂原理、能應用。
數智東風之下,中四采油隊展翅翱翔。
目前,該隊正在打造“數字井站+數字開發+智能決策”三位一體的數智開發管理體系,實現多維度可視化管理和全系統無人值守模式,推動中四采油隊現代化管理再上新臺階。
“轉油站在今年就可以真正實現現場無人值守,屆時所有的工作都將匯集到數智集控室,這里也將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指揮中心。”王一倫說。
圖為員工在數控室監控生產狀態
數智牽引下的新型黨建
從過去到現在,中四采油隊充分發揮了黨建的引領作用。
他們踏著鐵人的腳步砥礪奮進,用智慧和力量譜寫了一部油田開發的斗爭史、“三老四嚴”的傳承史、厚植人才的發展史,走出了一條獨立自主、高效開發的奮進之路。
隨著數智化的應用,中四采油隊認真落實油田黨委關于構建紅色網格治理模式的工作部署,學習借鑒“楓橋經驗”“浦江經驗”,以治理數字化牽引治理現代化,推動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全面提升。
遵循油田建“大網”、廠編“小網”、區織“細網”、班組設“細網格”、崗位定“責任區”的構建思路,中四采油隊以管理屬地為邊界,劃分7個網格責任區,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便捷高效管理模式。
與此同時,中四采油隊將“六大要素”落在事上、點上、界面上、人頭上,建立完善治理機制,搭建一“網”統全盤、一“屏”管上下、一“鍵”顯實情的數智黨建平臺,使基層黨建優勢與現代治理優勢融為一體。
“告訴大家一個消息:因為是數智黨建改革試點單位,我們以后不用寫黨員筆記啦。”黨支部書記王天祎在黨員工作群內發送了這樣一條消息。
如今,數智化以點帶面,從生產現場逐漸拓展到員工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通過在數智黨建平臺上開展形式多樣的黨課學習活動,黨員們的學習方式從枯燥的抄寫變成沉浸式的體驗。
“我們依托數智黨建平臺實現了‘三基本’情況‘一鍵穿透’,會議記錄生成‘一鍵轉換’,問題發現上報‘一鍵直達’,理論學習內容‘一鍵推送’。”談起新的黨建模式,該隊黨員秦梅如數家珍。
“自從搭建起數智黨建平臺,黨建工作變得更輕松、更直接,也更入心入腦了。”黨員韓磊補充道。
誠如黨員們的反饋,數智牽引下的黨建工作,有效突破傳統黨建工作的局限,為油田的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組織保障。
數智化帶來的效能才剛剛展現。
當下,無論是作為試點的中四采油隊,還是蓄勢待發的大慶油田,數智油田建設都在加速提級躍升。
數智賦能下的中四采油隊繼續扛起了高產穩產與能源安全的使命擔當。
追求,未有窮期;探索,仍在路上……
上一篇:變電運行管理與電網安全運行探析
下一篇:河西務油田務45斷塊穩產對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