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點文章
-
- 09-14關于高等職業院校弱電專業教改的探索
- 11-28東芝將在2009年CES帶來新水平的前沿技術
- 11-28互聯網:世界的鏡子
- 11-28中美文化論壇研討數字技術保護文化
- 11-28淺析“三鹿集團奶粉事件”危機根源
- 11-28新媒體的發展及其教育創新應用研究
- 11-28樓宇信息系統的現狀與應用以及發展趨勢
- 11-28中國2009世界郵展60城市巡郵漯河站啟動
- 11-28打造煥發生命活力的教育時空
- 11-28觀察中國管理教育30年
- 11-28駕馭論:科學發展的新智囊
- 11-28軟著陸將解讀中國管理國際化新走勢
- 11-28創建中國水電國際化強勢品牌
- 11-28管理科學進入新觀察時代
- 11-28全球化傳播語境下的家國建構
- 11-28網絡民主對公民社會建設的影響研究
- 11-28奧運后中國酒店業的發展分析
- 11-28國家創新系統下的大學科研管理研究
- 11-28高校數字圖書館建設及服務模式探討
- 11-28非均衡理論及我國房地產市場供求
- 11-28綠色、安全和通訊是汽車電子的未來
- 11-28敦煌莫高窟將為游客建"數字洞窟"
- 11-28思科新軟件平臺幫媒體公司建社交網絡
- 11-28蘋果喬布斯:用13年給IT業洗一次腦
- 11-28海外傳真:2008年數字印刷市場回顧
- 11-28東芝將在2009年CES帶來新水平的前沿技術
- 11-28互聯網:世界的鏡子
- 11-28中美文化論壇研討數字技術保護文化
- 11-28故宮國圖面臨“數字化”難題 缺乏專門人才
打造智慧新電力 ——中國石化勝利油田電力分公司構建智慧能源新生態紀實
2024-01-15 16:04:00 來源:能源科技
通訊員?張軍鴿?顏?曾?胡?燕?攝?影?朱克民?顏?曾?魏?莉?馮靖靖
中國石化勝利油田電力分公司深度融入傳統油氣、新能源、綠色低碳“三大產業”新布局,以高質量發展指標為牽引,加快建設“源網荷儲”智慧能源系統,著力構建智慧能源新生態、探索經營管理新模式、拓展綠能服務新業態,以創業創新再造新電力的實際行動,在新時代新征程上立新功創佳績。
圖為“馬廣俊創新工作室”成員對創新成果“線路故障定位儀”進行試驗,該設備能實現對線路故障的快速精準定位
經過40年專業化發展積淀,油田電網擁有13326公里輸配電線路,是全國規模最大、電壓等級齊全、“源網荷儲”要素富集的企業自備電網之一。電力分公司依托“源網荷儲”智慧能源管控系統平臺,行使調度職能,充分發揮電網的稀缺資源優勢,全力支撐油田多元能源智慧協同、互聯互通,保障各類新能源高效利用和各類負荷友好接入,初步實現了“煤電、綠電、網電”靈活安全互濟,“主網、配網、微網”高效協同互動,探索形成了油氣領域能源清潔開發高效利用的“勝利經驗”。在目前電力市場10%現貨交易比例下,該公司實現油田自發綠電全額消納,油氣生產用電綠電占比首次超過15%。
圖為“源網荷儲”智慧能源管控取得階段性成果,初步實現了“煤電、綠電、網電”靈活安全互濟,油氣生產用電綠電占比首次超過15%
同時,該公司積極融入油田綠色產業發展,在承擔共計265兆瓦光伏電站運維管理的基礎上,主動承接孤東106兆瓦光伏項目電力配套建設和油田5個共計11.8兆瓦分布式光伏站建設,實現了光伏電站規劃設計、工程建設、運行管理的一站式服務。
圖為員工對220千伏九孤線進行登桿檢查并安裝線路可視化裝置,實現油田主干線路可視化全覆蓋
圖為員工對35千伏三南線進行春季例行檢修,及時消除線路設備各類安全隱患,保障線路在高溫天氣下安全穩定運行
該公司著眼油氣開發與新能源發展的需要,打破油田當前電網外部電源支撐薄弱、外輸通道受限的被動局面,使電網結構形態適應油田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需求。該公司在2023年9月15日開始陸續從國網引入12條新的220千伏主電源,實現主電源線路數量、能源交互效率“兩個翻番”,形成能源互聯、穩固可靠、運行方式靈活高效的油田電網新構架。該公司實施電網隱患治理和整體提升計劃,創新推動電網結構形態向柔性可控互聯發展;開展配網線路“自愈”試點工程,優化配網自動化系統,打造靈活高效智能配網。該公司組建專班攻堅提升海上、石油化工總廠重點負荷供電質量,實現海上主電源線路智能化巡視全覆蓋、石油化工總廠進線電源毫秒級快速切換。
圖為電力分公司在牛頁一區攻克頁巖油單井組使用“雙機組”電驅壓裂供電技術難題,首次實現多臺套、多電壓等級移動電站同時帶載壓裂

圖為以110千伏基南智能變電站為依托,建成油田首個新型電力系統運行示范區
電力分公司聚焦油田增儲上產,將電力服務深度融入油氣生產全過程,助力油田高效勘探開發。該公司與開發單位簽訂能源托管、優質優價技術服務協議,滿足油田不同場景用能需求;創新油電特色技術,引進新型智能裝備,采用“智能移動電站+碳纖維復合電桿+多電源協同保障”模式,在牛頁一區攻克頁巖油單井組使用“雙機組”電驅壓裂供電技術難題,首次實現多臺套、多電壓等級移動電站同時帶載壓裂,形成國內領先的頁巖油開發電力技術體系,為保障國家級頁巖油示范區建設儲備技術、積累經驗。
上一篇:“三過硬”擦亮技術服務名片
下一篇:鍛造“鐵架子” 決勝“深地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