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點文章
-
- 09-14關于高等職業院校弱電專業教改的探索
- 11-28東芝將在2009年CES帶來新水平的前沿技術
- 11-28互聯網:世界的鏡子
- 11-28中美文化論壇研討數字技術保護文化
- 11-28淺析“三鹿集團奶粉事件”危機根源
- 11-28新媒體的發展及其教育創新應用研究
- 11-28樓宇信息系統的現狀與應用以及發展趨勢
- 11-28中國2009世界郵展60城市巡郵漯河站啟動
- 11-28打造煥發生命活力的教育時空
- 11-28觀察中國管理教育30年
- 11-28駕馭論:科學發展的新智囊
- 11-28軟著陸將解讀中國管理國際化新走勢
- 11-28創建中國水電國際化強勢品牌
- 11-28管理科學進入新觀察時代
- 11-28全球化傳播語境下的家國建構
- 11-28網絡民主對公民社會建設的影響研究
- 11-28奧運后中國酒店業的發展分析
- 11-28國家創新系統下的大學科研管理研究
- 11-28高校數字圖書館建設及服務模式探討
- 11-28非均衡理論及我國房地產市場供求
- 11-28綠色、安全和通訊是汽車電子的未來
- 11-28敦煌莫高窟將為游客建"數字洞窟"
- 11-28思科新軟件平臺幫媒體公司建社交網絡
- 11-28蘋果喬布斯:用13年給IT業洗一次腦
- 11-28海外傳真:2008年數字印刷市場回顧
- 11-28東芝將在2009年CES帶來新水平的前沿技術
- 11-28互聯網:世界的鏡子
- 11-28中美文化論壇研討數字技術保護文化
- 11-28故宮國圖面臨“數字化”難題 缺乏專門人才
大慶油田采油八廠:單砂體精準注水“挖出”效益增長點
2023-11-03 14:47:00 來源:能源科技
通訊員?袁曉冰
自2019年以來,中國石油大慶油田采油八廠以思想上的破冰引領注水思路上的轉變,在大慶油田率先開展單砂體精準注水,進一步挖掘薄差油層剩余油潛力,推動外圍老區塊開發提質提效。截至2021年底,該廠在11個區塊規劃實施了單砂體精準注水,年產油少遞減4105噸,控遞減貢獻0.65個百分點。
為實現對單砂體精準刻畫,該廠綜合運用井震結合、三維建模等技術手段,著力攻關單砂體精準描述技術。在垂向對比定界限上,該廠以地震層位為趨勢,在分層和時深數據雙重約束下,利用厚度比例和巖性變化規律對比,確定并修正沉積單元界限;在平面刻畫定邊界上,該廠針對河道砂體發育特點,運用“模式定性指導、井震定量刻畫、油水驗證組合”綜合描述方法,厘定平面砂體邊界,清晰各層微相展布,重現非優勢相砂體;在空間組合識別單砂體上,以平面砂層劃分的單砂體界線為基礎,將垂向上兩相接觸的單砂層合并為一個獨立空間單砂體,確保了砂體刻畫識別更加精準。
實現水量精準匹配,量化配水界限是關鍵。在工作中,該廠綜合運用油藏工程及數值模擬方法,確定單砂體組合配水界限及原則:一是清晰剩余油分布特征,通過對砂體和剩余油解剖,摸清砂體疊置關系和剩余油分布規律,為平面及縱向水量提供調配依據;二是明確單砂體組合界限,利用油藏工程“等產量一源一匯”原理,建立有效驅替的臨界滲透率模型,明確單砂體組合界限;三是確定注水強度及注水速度界限,運用數值模擬技術,以階段采油量最高為原則,給出不同注采連通關系的注水強度及注入速度界限;四是確定單砂體組合及配水原則,按照優勢單卡、薄厚兼顧的組合原則,兼顧油藏、工程及測調要求,由面及點、提控結合,確定單砂體組合及配水原則。
在實施精準注水過程中,該廠大力開展配套工藝研究,綜合運用小卡距、小隔層及組合細分工藝,實現了對小隔層精準卡封。一是針對管柱蠕動、封隔器竄層及膠筒定位難度大等技術難題,應用小隔層細分工藝,變懸掛管柱為支底管柱;二是針對卡距小于5米的常規配水器投撈成功率低的問題,應用小卡距細分工藝,采用大通徑封隔器,交錯使用正反導向配水器,利用導向差異實現分級投撈;三是應用多級小卡距細分工藝,實現流量測試與調配同步進行,層段密封率100%。
針對大部分油藏進入高含水期的實際,該廠從突破測調瓶頸入手,對小流量實現精準調控。一是研制全密封可調水嘴,在應用正反導向投撈器基礎上,通過探測井底深度校正水嘴位置、堵塞器打鋼號標記,量化鋼絲繩伸縮量和追溯投撈水嘴,投撈準確率100%,層段測試合格率98%以上;二是開展聯合技術攻關,確保小流量精準“測和調”,通過聯合廠家對集流式電磁儀進行技術攻關,精準標定流量計在小流量條件下的測試精度和穩定性,改進測調儀器電路、信號強度、探頭結構、采樣精度、過流速度和探頭距離,實現單層最小流量的精準測調;三是研制新型可調堵塞器,實現低水量測調“準和快”,通過應用新型可調堵塞器,實現作業后一次下井全部打開死嘴,平均單井減少3次撈水嘴和2.4次投水嘴,測調周期由初期的6.5天縮短到4.2天,測試合格率達到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