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點文章
-
- 09-14關于高等職業院校弱電專業教改的探索
- 11-28東芝將在2009年CES帶來新水平的前沿技術
- 11-28互聯網:世界的鏡子
- 11-28中美文化論壇研討數字技術保護文化
- 11-28淺析“三鹿集團奶粉事件”危機根源
- 11-28新媒體的發展及其教育創新應用研究
- 11-28樓宇信息系統的現狀與應用以及發展趨勢
- 11-28中國2009世界郵展60城市巡郵漯河站啟動
- 11-28打造煥發生命活力的教育時空
- 11-28觀察中國管理教育30年
- 11-28駕馭論:科學發展的新智囊
- 11-28軟著陸將解讀中國管理國際化新走勢
- 11-28創建中國水電國際化強勢品牌
- 11-28管理科學進入新觀察時代
- 11-28全球化傳播語境下的家國建構
- 11-28網絡民主對公民社會建設的影響研究
- 11-28奧運后中國酒店業的發展分析
- 11-28國家創新系統下的大學科研管理研究
- 11-28高校數字圖書館建設及服務模式探討
- 11-28非均衡理論及我國房地產市場供求
- 11-28綠色、安全和通訊是汽車電子的未來
- 11-28敦煌莫高窟將為游客建"數字洞窟"
- 11-28思科新軟件平臺幫媒體公司建社交網絡
- 11-28蘋果喬布斯:用13年給IT業洗一次腦
- 11-28海外傳真:2008年數字印刷市場回顧
- 11-28東芝將在2009年CES帶來新水平的前沿技術
- 11-28互聯網:世界的鏡子
- 11-28中美文化論壇研討數字技術保護文化
- 11-28故宮國圖面臨“數字化”難題 缺乏專門人才
科技驅動,四川盆地生物礁勘探駛入快車道
2022-06-29 14:30:00 來源:能源科技
通訊員 王玉平 趙朝文
5 月 12 日,陳智雍帶著10 余人穿行在福祿場大貓坪西區塊的林間草叢中。
陳智雍在中石油西南油氣田重慶氣礦地質科負責勘探開發部署工作,云安012-X17、云安012-X18、龍崗83-C1 的地面工程即將啟動,這是他第五次帶隊踏勘,做井位的最后確定。
勘探信心比金子重要
云安012-X17 井、云安 012-X18 井、龍崗 83-C1 井是繼云安 012-X11-C1 井之后西南油氣田以生物礁為目的層部署的。隨著這 3 口井的實施,西南油氣田生物礁的勘探開發進入新的里程。
日前,云安012-X16 和云安 012-X11-C1 井分別以測試日產 113.65 萬方和 205.66 萬方先后刷新四川盆地生物礁單井測試產量新紀錄,這是灘地質新認識和工程技術攻關成果的成功應用實踐。
西南油氣田公司創新形成的緩坡型分散狀小礁體空間雕刻技術使川東“打礁不見礁”成為歷史。
“終于盼來了這一天。”采訪中,氣礦副總地質師馮青平感慨道。馮青平在川東工作了30 余年,他說,川東生物礁豐富,以前鉆探石炭系時不時會遇到生物礁。1984 年部署的寶 1 井是川東地區首口生物礁工業氣井,設計的目的層為石炭系,在路過長興組時遇到礁,而隨后在其周邊部署的以生物礁為目的層的寶 2井、寶3 口井、寶4 井均未鉆遇生物礁。在20 多年里,由于集中精力搞石炭系整裝氣田開發,對生物礁沒有實質性勘探。
“打礁不見礁”讓地質工作者們很郁悶。馮青平解釋:以前很長一段時間,對生物礁的勘探僅依賴尋找石炭系構造圈閉時取得的二維地震資料,礁體一個個散落在灘上,形態各異,沒有足夠的認識,很難一逮一個準。
原西南油氣田勘探開發研究院區域地質研究所所長羅冰說,川東探區淺、中、深層均具有較好的資源基礎,這些年,重慶氣礦在石炭系的勘探開發上花了大量精力,曾嘗試在川東深層尋求新發現,但探區處于盆地高陡構造區,斷層多,地質條件復雜,鉆井實施難度大。針對震旦系- 下古生界部署探井太和 1 井、鎣北 1 井等井又卡、又漏、又噴,最終沒有鉆達目的層被迫完鉆,一定程度上延緩了川東油氣勘探在深層的發現突破。
識別難并沒動搖對生物礁勘探的信心,氣礦人咬住生物礁不放松。
穩產生物礁成為支撐
在有限的條件下,生物礁的勘探開發在摸索中前行。2010 年,西南油氣田組織了《川東地區開江—梁平海槽臺緣帶生物礁及礁儲層特征研究與勘探目標選擇》項目研究。這項研究總結了環開江- 梁平海槽臺緣帶生物礁發育主控因素和地震反射模式,根據項目研究成果部署的云安 012-1 井、云安 012-2 等井成功獲氣,生物礁的效益優勢得到體現。此項目的項目長廖義沙回憶,當時可借鑒的資料太少,不得不從大量的實鉆資料中尋找礁灘的蛛絲馬跡。
隨著石炭系開采進入中后期,氣礦的挖潛穩產壓力越來越大,“十一五”期間,氣礦組織了對礁灘的攻關,先后開展了《川東地區長興組生物礁地質特征及分布規律研究》、《四川盆地深層礁灘氣藏天然氣成藏規律研究勘探配套技術》、《興隆場- 雙家壩區塊長興組生物礁勘探目標選擇》、《五里燈- 大貓坪區塊長興組生物礁儲層特征及滾動勘探目標選擇》等項目研究。2013 年,研究發現大貓坪南及西南6 塊新的生物礁體,創新性提出大貓坪- 福祿場一線為開江- 梁平海槽末端的臺緣帶的認識,提出該區勘探潛力巨大。大貓坪西三維地震勘探及大貓坪東二維地震勘探隨即展開,為后來大貓坪區塊的勘探提供了有力支撐。
2015 年,氣礦的年產量降至 35.81 億方,氣礦打開思路與各研究院所和院校合作推動礁灘的勘探。目前,生物礁日產氣 230 萬方,占氣礦產能的 33%,成為氣礦的主力氣源之一。
突圍打開新局面
2014 年,公司爭取上產 300 億的需要,加大了對生物礁的勘探力度,但效果不理想。在多輪研討后作出“從前期鉆井深入總結,以技術創新支撐生物礁再認識”的決策。公司組建了礁灘“地質 - 地震 - 工程” 一體化攻關團隊,勘探開發研究院、重慶氣礦、西南物探研究院、中石化南京物探研究院共同發力。
攻關團隊查閱文獻資料和報告,搜尋上千條地震剖面,消化吸收前期研究成果,2018 年,打破開江梁平海槽南端臺緣帶生物礁不發育的固有認識,提出的大貓坪西地區發育指狀礁的新認識使勘探方向更為明確。
同時,攻關團隊通過地震解釋研究完成從構造氣藏到巖性氣藏成像重大思路轉變。在此基礎上,生物礁地震刻畫技術摒棄傳統方式,用地震剖面厚度變化趨勢指導礁頂的解釋方案,將原來不能識別的細節變化識別出來,形成了井震結合識別生物礁以數據驅動的“盒狀體”透視技術、殘厚法沉積古地貌恢復技術和三維可視化技術為核心的生物礁識別新方法。
2019 年,攻關團隊運用創新攻關的成果,對生物礁氣藏進行了新一輪精細刻畫,部署新一輪井位,云安012-X16 井是此認識基礎上部署的井位之一。
2019 年井位部署認證會上,公司首席專家郭貴安對云安 012-X16 井提出一井鉆雙礁的設想,認為公司在礁體三維可視化技術儲備方面已經成熟,能夠實現礁體三維形態識別和精準刻畫。云安 012-X16 井附近兩礁相距 700 米,基于成熟的水平鉆井技術完全可以一鉆穿雙礁。會后,重慶氣礦迅速確定鉆井方案并組織實施。云安 012-X16 井開啟了生物礁勘探新的部井模式。
云安012-X11-C1 井是風雨之后的彩虹。氣礦地質研究所的資料顯示,該井于2015 年開鉆,末鉆遇礁;2016 年 5 月在原井位上側鉆仍末遇礁;45 天后再次側鉆,只鉆遇礁翼,測試日產氣8 萬方,受高含硫天然氣凈化處理瓶頸所限,暫不開發。此井與云安012- X16 井直線距離不到4 公里,云安012-X16 井獲氣后,此井再次進入視線。
大貓坪氣田中心站
大貓坪氣田新井 C1 井測試獲高產 鄭元濤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