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點文章
-
- 09-14關于高等職業院校弱電專業教改的探索
- 11-28東芝將在2009年CES帶來新水平的前沿技術
- 11-28互聯網:世界的鏡子
- 11-28中美文化論壇研討數字技術保護文化
- 11-28淺析“三鹿集團奶粉事件”危機根源
- 11-28新媒體的發展及其教育創新應用研究
- 11-28樓宇信息系統的現狀與應用以及發展趨勢
- 11-28中國2009世界郵展60城市巡郵漯河站啟動
- 11-28打造煥發生命活力的教育時空
- 11-28觀察中國管理教育30年
- 11-28駕馭論:科學發展的新智囊
- 11-28軟著陸將解讀中國管理國際化新走勢
- 11-28創建中國水電國際化強勢品牌
- 11-28管理科學進入新觀察時代
- 11-28全球化傳播語境下的家國建構
- 11-28網絡民主對公民社會建設的影響研究
- 11-28奧運后中國酒店業的發展分析
- 11-28國家創新系統下的大學科研管理研究
- 11-28高校數字圖書館建設及服務模式探討
- 11-28非均衡理論及我國房地產市場供求
- 11-28綠色、安全和通訊是汽車電子的未來
- 11-28敦煌莫高窟將為游客建"數字洞窟"
- 11-28思科新軟件平臺幫媒體公司建社交網絡
- 11-28蘋果喬布斯:用13年給IT業洗一次腦
- 11-28海外傳真:2008年數字印刷市場回顧
- 11-28東芝將在2009年CES帶來新水平的前沿技術
- 11-28互聯網:世界的鏡子
- 11-28中美文化論壇研討數字技術保護文化
- 11-28故宮國圖面臨“數字化”難題 缺乏專門人才
做海外油氣勘探開發的“鷹眼”——中油測井解釋評價技術海外油藏研究紀實
2022-03-28 10:32:00 來源:能源科技
通訊員 葛文帥 陳彥竹 杜旭東
2022年初,中油測井在非洲大區乍得和尼日爾項目解釋評價過程中,積極推廣測井新技術,歷史性地發現了兩個作業區新增油氣層系,先后獲得了一批高產井,為西非3個億噸級大油田的發現貢獻中國石油力量。
海外解釋評價團隊像剝洋蔥一樣,層層解開油氣層地質難題,2021年,共完成了海外測井解釋1659井次,解釋符合率達到93.8%,其中包括34口重點探井解釋、25口井試油審核,有力支撐了集團公司在海外重點區塊4.5億噸油氣儲量規模的發現。
集中技術攻關 解決痛點難點
中油測井不斷總結海外重點勘探區塊成果和認識,與境外多個甲方開展80余次線上技術交流,對各勘探區塊生產中的實際難題“劃重點”,逐項技術攻關,針對性地提出解決方案。通過基于蜘蛛網圖的巖性精細識別、主成分和FISHER判別法結合的流體識別、基于機器學習的智能化解釋等多項技術開發,保障海外重點項目順利進行。
在巴西阿拉姆深水鹽下風險區塊,解釋專家面對碳酸鹽巖和火成巖混積地層,創新儲層評價方法,準確識別低阻油層,確定了90米厚的連續油層,助力26億噸世界級大油田的重大發現;乍得項目,中油測井解釋評價專家針對某盆地油氣不易分辯的“卡脖子”難題集智攻關,形成有針對性的錄井氣測定量分析方法,識別出一批新油氣層,并通過試油驗證。這項技術修正了對該盆地是以氣層為主的以往地質認識,對增加海外油氣資源接替潛力具有重要意義。在南蘇丹某區塊,解釋評價專家準確分析地質油藏背景、測錄試資料,協助相關單位制定試油程序和方案,助力該區塊年度重點評價井最高日產量近2500桶純油的成績。
以油藏為中心 開展綜合研究
一千把鑰匙開一千把鎖。中油測井堅持目標導向,結合各國家、勘探區的特點,深入開展綜合研究。截至目前,中油測井已形成解釋評價技術體系8項,優勢特色技術23個,在服務海外勘探開發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解釋評價專家以海外陸上大型碳酸鹽巖油氣藏測井關鍵技術攻關為抓手,為復雜孔隙結構碳酸鹽巖儲層進行定量評價,摸清地質、巖心、測井和儲層之間關系,細分儲層巖石物理類型,給出定制化評價方案,流體性質區分準確率達到90%以上,成為復雜孔隙型碳酸鹽巖儲層評價的行家里手,。
在中亞地區某區塊,解釋評價專家統籌推進3個碳酸鹽巖綜合研究項目,依托特殊測井新方法的成功應用,精細刻畫有利灘體分布,綜合分析評價油氣成藏條件,助力該區塊成藏帶南部實現勘探突破,某井試油初期日產純油113方,打破了裂縫型低孔薄儲層的“枷鎖”。
地質工程結合 提供一體服務
中油測井創新疫情時期工作模式,組建“云端技術支持團隊”,把前線測井作業人員、前線解釋工程師和國內技術專家聚集在一起,“零距離”貼近客戶,為甲方提供地質工程一體化技術解決方案。通過新技術應用解決油田問題,帶動了中國石油自主測井裝備CPLog推廣,針對尼日爾、乍得、伊拉克等重點區域,從施工設計、下井作業、數據解釋到質量控制,建立重點井24小時在線技術支持機制。
在中亞,中油測井為甲方提供井位選定、現場測井、快速解釋、解釋審核、試油選層、綜合匯報、試油后評價的一體化服務,推廣測井新技術新工藝應用,總結出目標油田水淹層評價特色技術、復雜孔隙結構碳酸鹽巖的儲層評價方法,助力某井獲日產原油152.2立方米/天,日產天然氣20萬立方米/天,刷新了該區試油產量的最高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