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點文章
-
- 09-14關于高等職業院校弱電專業教改的探索
- 11-28東芝將在2009年CES帶來新水平的前沿技術
- 11-28互聯網:世界的鏡子
- 11-28中美文化論壇研討數字技術保護文化
- 11-28淺析“三鹿集團奶粉事件”危機根源
- 11-28新媒體的發展及其教育創新應用研究
- 11-28樓宇信息系統的現狀與應用以及發展趨勢
- 11-28中國2009世界郵展60城市巡郵漯河站啟動
- 11-28打造煥發生命活力的教育時空
- 11-28觀察中國管理教育30年
- 11-28駕馭論:科學發展的新智囊
- 11-28軟著陸將解讀中國管理國際化新走勢
- 11-28創建中國水電國際化強勢品牌
- 11-28管理科學進入新觀察時代
- 11-28全球化傳播語境下的家國建構
- 11-28網絡民主對公民社會建設的影響研究
- 11-28奧運后中國酒店業的發展分析
- 11-28國家創新系統下的大學科研管理研究
- 11-28高校數字圖書館建設及服務模式探討
- 11-28非均衡理論及我國房地產市場供求
- 11-28綠色、安全和通訊是汽車電子的未來
- 11-28敦煌莫高窟將為游客建"數字洞窟"
- 11-28思科新軟件平臺幫媒體公司建社交網絡
- 11-28蘋果喬布斯:用13年給IT業洗一次腦
- 11-28海外傳真:2008年數字印刷市場回顧
- 11-28東芝將在2009年CES帶來新水平的前沿技術
- 11-28互聯網:世界的鏡子
- 11-28中美文化論壇研討數字技術保護文化
- 11-28故宮國圖面臨“數字化”難題 缺乏專門人才
中原石油工程公司管具公司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優勢
2022-03-27 22:32:00 來源:能源科技
通訊員 于德偉
新春伊始,中原管具公司緊扣2022年“低成本高質量”發展主線,全面實施“保供質量、轉型發展、創新驅動”三大攻堅戰,著力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優勢。
2月16日,該公司召開《鉆具管理規范(暫行版)》審核會,將新疆、東北、冀東項目部鉆具單根管理的先行舉措和經驗以制度形式固化下來,進一步細化鉆具單根管理制度,加快推進鉆具質量管理體系建設,壓緊壓實各單位服務質量管理工作責任,為鉆井提速提效提供有力保障。
會上,西南項目部分享了管理經驗:成立了由分管副經理、技術主管、車間主任、班組長組成的質量管理小組,明確分工與職責,做到“誰審核誰簽字、誰簽字誰負責”。其中,一名懂技術、愛操心、愿付出的班組長顯得尤為重要。每周四安排車間工程師指導一線操作崗員工學習企業、行業標準,不斷提升大家對標追標的能力水平。“鉆具自編號不統一、不同施工環境下檢驗周期不周祥等問題較為突出,希望這次修訂《規范》能將這些問題進行解決和規范。”西南項目部副經理曹福來說。
該公司著手研發鉆具管理信息化平臺,力爭6個月時間落實落地。同時,不斷提高管具技術服務水平,做到事前掌握鉆井需求確保供井時效、事中強化巡井排查解決問題、事后及時回訪全面掌握管具資產全井生命周期運行狀態,不斷提升鉆井隊滿意度。今年1-2月,累計供井73井次、鉆具41.08萬米,回收50井次、鉆具39.1萬米,鉆具探傷24919根,鉆桿修扣5605頭,鉆鋌修扣1357頭,試壓227井次,下套管4.04萬米。
“今年,我們與相關科研院所、生產廠家開展技術合作,加快內防噴工具等產品由維修向后期加工制造轉變,早日實現減虧扭虧任務,力爭增量崛起、直道沖刺、彎道超車。”該公司鉆具制造廠廠長韓家強信心滿滿地說。
今年,鉆具制造廠明確“一攬一控兩提”發展思路,積極推進內防噴工具檢維修、測井工具檢驗、井架探傷、放噴管線加工制造等業務,暢通信息渠道,加強與公司內部、外部各單位的溝通聯系,力爭公司內外部業務應攬盡攬。樹牢“一切成本皆可控”的理念,注重效益分析,深度挖掘潛力,嚴格控制材料、運費、修理費等生產與非生產成本的支出,杜絕內部能干、可干的工作量外流,減少成本流失,共同面對低成本運行的新挑戰。以提升服務質量管理為抓手,以檢修質量控制為核心,規范生產流程及過程質量控制,加大崗位技能培訓力度,加強現場質量互控與跟蹤管理,逐步夯實現場作業標準,不斷提升產品檢修質量。
“最近,中原項目部井控車間正在對防噴器進行三年期認證,我剛為他們制作了一臺閘板油缸活塞拆取裝置,這是新疆項目部李倍行的小改小革。如果現場使用效果好的話,我就給鉆具廠提供圖紙,讓他們生產上4、5臺,送到其他項目部。”中原石油工程公司首席技師崔海龍高興地說。
今年,管具公司提出“管具智造”核心概念,將加快在智能化、工業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的應用研發,進一步提升傳統技術價值鏈能力,形成技術攻關體系化、產品制造高端化、管具業務智造化。
中原項目部加快引進數控機床,推廣鉆井清洗檢查自動化生產線、防噴器清洗拆卸自動裝置等項目。公司網絡中心推行信息化與工程技術深度融合,提升“上云用數賦智”水平,推動數控車床卡盤自動找正、螺紋檢驗視覺識別系統、自動線自動計數系統、鉆具立體存貯裝置等設備自動化智能化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