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點文章
-
- 09-14關于高等職業院校弱電專業教改的探索
- 11-28東芝將在2009年CES帶來新水平的前沿技術
- 11-28互聯網:世界的鏡子
- 11-28中美文化論壇研討數字技術保護文化
- 11-28淺析“三鹿集團奶粉事件”危機根源
- 11-28新媒體的發展及其教育創新應用研究
- 11-28樓宇信息系統的現狀與應用以及發展趨勢
- 11-28中國2009世界郵展60城市巡郵漯河站啟動
- 11-28打造煥發生命活力的教育時空
- 11-28觀察中國管理教育30年
- 11-28駕馭論:科學發展的新智囊
- 11-28軟著陸將解讀中國管理國際化新走勢
- 11-28創建中國水電國際化強勢品牌
- 11-28管理科學進入新觀察時代
- 11-28全球化傳播語境下的家國建構
- 11-28網絡民主對公民社會建設的影響研究
- 11-28奧運后中國酒店業的發展分析
- 11-28國家創新系統下的大學科研管理研究
- 11-28高校數字圖書館建設及服務模式探討
- 11-28非均衡理論及我國房地產市場供求
- 11-28綠色、安全和通訊是汽車電子的未來
- 11-28敦煌莫高窟將為游客建"數字洞窟"
- 11-28思科新軟件平臺幫媒體公司建社交網絡
- 11-28蘋果喬布斯:用13年給IT業洗一次腦
- 11-28海外傳真:2008年數字印刷市場回顧
- 11-28東芝將在2009年CES帶來新水平的前沿技術
- 11-28互聯網:世界的鏡子
- 11-28中美文化論壇研討數字技術保護文化
- 11-28故宮國圖面臨“數字化”難題 缺乏專門人才
關于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的幾個問題
2024-01-26 14:23:00 來源:權威評說
文/張占斌
全國政協委員、中共中央黨校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
引子:就這幾個人,沒錢沒權沒資源沒背景。1921年7月,這個團隊在一條船上成立了一家公司, 沒有辦公室、沒有營業執照、沒有正式員工、沒有合法身份。靠馬克思的商業計劃書,拿到了蘇聯的天使投資;后來在農村搞眾籌,招募大批員工。歷經數次破產危機,終于在遵義選出天才CEO,一舉并購國內強有力競爭對手資產。
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門成功上市。 經過70多年幾代CEO經營,幾經改革重組,目前市值接近15萬億美金,居全球第二,未來有望成為全球第一。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新的征程上,我們必須緊緊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站穩人民立場,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尊重人民首創精神,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一、為什么要突出強調扎實推進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扎實推動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的充分體現,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本質要求。面對新發展階段的歷史新起點,必須把“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作為紅線貫穿于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過程。習總書記指出,一部中國史,就是一部中華民族同貧困作斗爭的歷史。這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人民群眾的共同期盼,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初心和使命。馬克斯恩格斯指出,“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運動”,在未來社會“生產將以所有的人富裕為目的”。在新發展階段的歷史起點上,我國有條件有能力來逐步扎實推進共同富裕。我國經濟長期增長,發展韌性強勁,連續10多年保持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地位。我國社會長期穩定,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偉大歷史性成就。從中國和世界的歷史經驗啟示看,能不能搞好社會分配公平問題至關重要。社會分配不公、財富分布不合理,容易導致社會矛盾激化和動蕩不安。如果社會公平問題處理得好,有利于全社會總體效率的提高,有利于跨過“中等收入陷阱”。
治國之道,富民為始。要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就要更加注重社會公平問題。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破解我國發展難題的艱辛探索,體現了推動高質量發展和實現高品質生活的雄心壯志。習近平總書記在《滴水穿石的啟示》中指出,我推崇滴水穿石的景觀,實在是推崇一種前仆后繼、甘于為總體成功犧牲的完美人格,推崇一種胸有宏圖、扎扎實實、持之以恒、至死不渝的精神。
習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指出,中國共產黨的一切創造、一切犧牲、一切奮斗,歸根結底就是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要真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要為人民謀幸福,就要讓人民站起來,然后富起來,再強起來,活得越來越有品位、有尊嚴、有幸福感和收獲感。我們為什么要搞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共產黨黨章中雖然沒有共同富裕這個字眼,但是,這個黨從組建開始,就想拯救這個國家,讓越來越多的老百姓能過上好日子。現在把初心和使命總結為“為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我們搞共同富裕,實際上也是共產黨的初心使命。就像我們干公司搞企業一樣,每個公司都會創造創造一些理念或者座右銘,這些東西并不會寫的滿墻都是,但企業的每個環節里都會涵蓋這些東西。
但是由于歷史階段不一樣,不同階段有不同的任務,不可能時時刻刻都要講共同富裕,有的要為共同富裕創造條件。比如說在民主革命時期,如果共產黨不奪取政權,干什么都沒有人聽,不奪取政權不行。歷史上中國是有民族危機的,帝國主義在中國有很多特權,近1000個不平等條約,幾乎全都是喪權辱國的。拯救中國就成為共產黨的初心使命,也是共產黨建立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社會主義中國和美國有什么區別問題,一萬個人有一萬個答案,但最根本性的區別有條,那就是社會主義中國是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沒有別的黨派。
二、如何理解扎實推進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目前對共同富裕的理解,社會上還不完全一致。從窄的角度講,更多體現為經濟收入的增長,但 這不足以涵蓋共同富裕的內容。從寬的角度講,共同富裕涉及到方方面面,但也不能無限放大,還是有大體的邊界和側重方向。
實現共同富裕不僅是經濟問題,而且是關系黨的執政基礎的重大政治問題。2021年1月11日,習近平總書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指出,實現共同富裕,要統籌考慮需要和可能,按照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循序漸進,自覺主動解決地區差距、城鄉差距、收入差距等問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共同富裕不是搞大鍋飯、搞平均主義,要通過共同奮斗、共同發展來共同分享整個國家進步的成果。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和同等富裕。共同富裕既是奮斗目標又是歷史發展過程,要把握好量力而行、盡力而為和公平與效率的兩對關系。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項長期任務,要腳踏實地、久久為功。共同富裕要強調先富幫后富、先富帶后富,樹立全國一盤棋的社會主義價值風尚。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要有系統觀念,要從整體上來考慮,要從戰略高度來設計。這需要歷史眼光的系統思維、大局觀念的頂層設計、世界胸懷的戰略高度和問計于民的全局意識。
堅持走共同富裕道路是社會主義的本質所在。戰爭年代第一位的是先把政權奪下來,之后再動員力量建設國家。搞企業的要實力才有號召力,才有人愿意到你那里去應聘。公司連工資都開不出來,產品賣不出去,怎么能有人跟著你?共產黨從成立以來,就在不斷研究探索“如何能讓更多人跟著走”問題。所以在革命早期,我們黨在控制的地區搞打土豪分田地,調動那些沒土地的農民的積極性,所以后來的解放戰爭才有解放區那么多人愿意當兵打仗,因為他們要保衛自己的勝利果實。電影《董存瑞》中有這樣的橋段:部隊在一場戰斗打響之前搞述苦會,讓那些戰士讀家信,說家里分地了,分牛了,你要部隊好好干,別讓蔣介石把我們得到的東西都搶走。新中國成立以后,毛主席在西柏坡就講到,要把一個落后的農業國變成先進的工業國。那個時候的問題矛盾是生產力太落后。當時中央領導有一個認識:我們建立的社會主義制度很先進,但是我們的生產力太落后,就要解決生產力落后問題,努力發展生產。
當年馬克思做學問,寫很多論著也是為了天下人能過上好日子。馬克思看到了資本主義的嚴重社會問題:資本主義發展到一定程度以后,會從資本主義的土壤上來長出社會主義的苗,社會主義參天大樹是長在資本主義土壤上的,這是當年馬克思的設想。馬克思高度評價資本主義在替代封建主義上作出的重大貢獻,也高度評價資本主義在推動生產力的發展和解放所作出的重大貢獻。但是后來馬克思分析資本到一定程度以后,可能會出現資本資本為王,人就變成了資本的奴隸,這將來可能就會出問題。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將會出現危機。后來,列寧說資本主義可能要進入垂死階段。美國有很多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但是美國為什還在2008年爆發那么嚴重的金融危機?資本的力量經濟學家管不了,各種利益集團經濟學家也管不了,所以這個矛盾到一定程度會爆發出來,通過各種途徑,就像人類歷史上的瘟疫一樣來進行一次調整,重新獲得生命,不停地折騰,隔多少年可能又出現一次。
各個國家歷史和文化都不一樣,不能說現代化就是西方化,或者說西方化就是標準,都得向你靠攏,都得向你看齊。所以我們要有自己的文化形態,要有自己的形社會形態,要走自己的道路。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有能力有條件扎實推進共同富裕。我們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已經10多年了,現在我們跟美國的總量已經接近大概占70%,再有10年左右的光景,中國經濟總量趕上美國或超過美國不會有太大懸念。所以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動共同富裕,對我們下一步做好工作有一些經驗和啟示。
1978年剛改革開放的時候國家沒錢,全國一年的經濟總量3000多個億,3000多個億是什么概念?現在蘇州市一年就有2萬多億經濟總量,一年就是改革開放是前的六、七個中國的水平。所以現在一個廣東省就超過了俄羅斯和韓國,過去一個俄羅斯超過整個中國,把中國甩在后邊。改革開放初期,軍隊那些將領們給鄧小平寫信報告,希望給部隊撥點錢,鄧小平也給撥了,但是撥的不太夠,有的老將軍還有意見發牢騷。后來鄧小平專門把這些高級將領召集到一起開會告訴大家,現在我們要全力以赴搞經濟建設、搞現代化建設,國家現在沒錢,就這么個狀況,請各位一定要理解,軍隊和國防建設必須服從國家經濟建設這個大局,高級將領更要在這個大局面前提高認識。1985年下決心裁軍100萬,和平年代,未來戰爭形態都變了,養這么多陸軍干什么?讓他們到經濟戰場上去,轉業復員到地方去,再往后又裁軍50萬,就是要推動經濟發展,就要把經濟搞上去。過去國家是沒有錢。像我父親當年工作掙40多塊錢,掙了一輩子,一直掙到死,就這么點錢,非常少。改革開放以后才慢慢開始逐步好起來,錢越來越多。
三、如何扎實推動共同富裕取得更加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在新發展階段要把新發展理念落實到位,在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進程中搞好頂層設計,研究制定促進共同富裕行動綱要,把未來藍圖、制度方向、政策改進和實現路徑明確下來。要堅持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不動搖,堅持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不動搖。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推進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推進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四化”同步發展。要繼續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牢牢把握“兩個毫不動搖”: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不斷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為經濟發展積蓄基本力量。
在此基礎上,我們要下更大的決心推動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調整財富分配格局。要堅持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堅持勞動報酬提高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基本同步。要大力推動財稅體制和金融體制改革,統籌財稅資源和金融資源推動共享和共同富裕。要實施配套的經濟社會政策,形成系統整體的公共政策支撐。健全就業公共服務體系和促進機制,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健全國家公共服務制度體系,實現公共教育均等化,完善社會保險制度,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健全退役軍人工作體系和保障制度,健全嬰幼兒發展政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統籌做好就業、收入分配、教育、社保、醫療、住房、養老、扶幼等各方面工作,更加注重向農村、基層、欠發達地區傾斜,向困難群眾傾斜,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因此,我們要突出重點并加強薄弱環節,把工作重點放在關系民生、關乎社會公平正義的事情上。 從中國和世界的歷史經驗看,能不能搞好社會公平分配至關重要,社會如果分配不公,出現不公平問題,社會就會出現動蕩。古代社會農民戰爭爆發有多種多樣的原因,歷史書上說“富者田連千墨,貧者無立錐之地”,用來形容說“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反正也是一死,不如拼了算了,拼一拼也許還能弄點吃的。所以過去不僅在中國農民戰爭不斷,其他國家也有過相似的歷史東西。所以,我們要把社會主要矛盾認識清楚,要解決人民日益美好的生活需要,就要注重公平,注重社會,減少收入差距。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破解我國發展難題方面,體現出了雄心壯志,想干大事,想干好事,想給老百姓創造更多的福利。習總書記很小的時候到了陜北梁家河,在那個窮地方整整待了7年,經歷了中國陜北農村貧窮落后、閉塞、荒涼的生活后,為他思考中國向何處去提供了豐富的思想基礎,后來他寫了本書叫《擺脫貧困》。9月初中央黨校中青班開學典禮,習總書記來講話,他說這本書就是因為在地方工作中的有感而發。這本書還是福建老省委書記向南給他寫的信。聶榮臻共和國十大元帥之一,晉察冀的司令部所在地就是聶榮臻的總部駐地。總書記說你看從北京走出去沒多遠,扶貧沒多遠,也就是幾百里,就是個貧困的地方,非常貧困。聶榮臻元帥晚年時說,如果革命老區總是這樣貧窮,我死不瞑目。聶榮臻把扶貧協會交給向南,強調中國要加快脫貧,不脫貧他死不瞑目,對不起老區人民。現在那種絕對貧困已經脫掉了,現在還有相對貧困的,有很多人沒有錢或者錢很少。
當然,不能把共同富裕當個筐,把什么都往里裝。實現共同富裕不僅僅是經濟問題,而是關系到黨執政基礎的重大政治問題。比如,想要建個100層的大樓,如果沒有打好地基,可能建到20層就倒了,基礎必須要牢靠,基礎牢靠了,建到100層可以,如果再往上建,就需要技術,就不是基礎的問題了。很多專家在討論共同富裕時認為,錢多就是共同富裕,你再有錢,連一瓶干凈的礦泉水都買不到,連干凈的空氣都呼吸不到,能叫共同富裕嗎?所以共同富裕就是讓老百姓有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共同富裕不僅僅是經濟問題,但卻首先是經濟問題,首先要有錢,讓老百姓逐步有錢。共同富裕不是搞大鍋飯,搞平均主義。過去我們搞過平均主義,損失很大,出工不出力,煥發不了積極性,而共同富裕是要通過共同奮斗、共同發展來共同分享整個國家進步的成果。
習總書記說,幸福是奮斗出來的。共同富裕既是個奮斗目標,又是個歷史過程,是個很長遠的目標,有一個逐步實現的過程。正因如此,我們就得從現在開始一步一步地做,一步一步地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共同富裕不能一天到晚喊口號,不能今天給你漲工資,明天給你發東西,后天又漲工資,大后天給你分房子,那是絕對不行的,不能搞福利主義,不能搞養懶人。共同富裕不能提過高的口號,不能吊人胃口,要讓大家老老實實好好地干活,一步一步地往前走,久久為功才行。
四、關于深化收入分配和社會制度改革的思考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上,無論是實際情況還是制度設計,都還有不完善的地方。為此,我們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絕不能出現“富者累巨萬,而貧者食糟糠”的現象。
首先要深化初次分配制度改革,增強初次分配的公平性。發揮財稅和金融資源的調配作用,穩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完善工資形成和增長機制,提高勞動者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強對高收入的規范和調節,依法保護合法收入,合理調節過高收入,堅決取締非法收入。拓寬居民勞動收入和財產性收入渠道,培育中等收入階層,提高中等收入群體的比重。其次要深化再分配制度改革,加強再分配的調節性職能。要完善稅收制度,完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調整和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鼓勵高收入人群和企業更多回報社會,積極發揮“第三次支配”。第三要深化社會配套制度改革,增強配套制度的保障性職能。保障性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對于分配起點、分配秩序、分配格局具有重要影響,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前提條件和重要保障。
與此同時,要特別強調先富幫后富。社會主義有全國一盤棋的價值風尚。不久前,我去了西藏,西藏建設得非常好,中央每年轉移支付西藏人均5萬,是全國最高的地方,這是從少數民族地區邊疆安全和政治等多方面出發做出的正確決定。我們搞精準脫貧、對口扶貧,體現了波浪式發展的先富幫后富,逐漸實現共同富裕,這個原則要堅持下去。大家所干的工作不一樣,歷史不一樣,文化不一樣,不可能都在同一時間共同富裕起來,這是要有一個過程,需要分步實施。要從整體和戰略高度上來設計,要有歷史眼光、大局觀念、世界胸懷、全局意識。中央把浙江省作為全國高質量發展共同富裕的試驗區、示范區,全省市示范區,首先浙江人均GDP高,其次是城鄉差距很小,第三是民營經濟非常活躍,非常強烈。他們的經驗是可以復制推廣的,但不論怎么搞,堅持社會主義基本路線不動搖,堅持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原則不能變,只要好好搞現代化建設不動搖,就能把蛋糕逐步做大。
繼續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牢牢把握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非公經濟發展不動搖。兩者都需要把各自的比較優勢發揮出來,共同擔負中國經濟成長的重任,也就是共同來推動中國經濟成長。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如果沒有民營經濟的發展,就不叫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要努力通過打造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不斷發展生產力,解放生產力,保護生產力,才能為市場經濟培育力量,市場經濟才有強大動力。
我們要下更大的決心推動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調整財富分配格局。過去中央講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經濟老增長,收入不增長,說明經濟增長里頭水分太大,說明分配制度不合理,勞動報酬提高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基本同步。要大力推動財稅體制和金融體制改革,統籌財稅資源和金融資源,推動共享和共同富裕。財稅和金融方面的資源,向哪一方面傾斜或者給哪個方面優惠,對于調解收入分配是有用的。中央為什么講發展中小企業,搞實體經濟,因為很多人是做制造業、服務業等實體經濟。前些年虛擬經濟發展很快,銀行、金融、房地產和各種理財,甚至形成了一個金融詞“錢生錢游戲”。中小企業也好,制造業也好,就像在前方抗戰的將士一樣,屢屢告急時,就需要有增援部隊,就需要有資金支持。因此,要實施配套的經濟社會政策。比如說就業問題,只要做企業,這個企業在生存在發展在動作,就創造了就業,你就是在給國家做貢獻。國家要健全公共服務體系,比如說殘疾人就業問題,國家要求企業安置一定比例的殘疾人就業,會給你政策上的一些優惠和支持,讓企業既分擔了國家負擔,又得到了一定的利益,兩全其美,互利共贏。
100年前,承載著民族希望的小小紅船,如今已經變成承載著14億多中國人民希望的巨輪;只有幾十個人的中國共產黨,已經發展成為擁有9500多萬名黨員、領導著14億多人口大國、具有重大全球影響力的世界第一大執政黨。過去一百年,中國共產黨向人民、向歷史交出了一份優異的答卷。現在,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又踏上了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之路。我們一定能乘風破浪,駛向成功的彼岸,實現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作者系 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
下一篇:戰略執行力關乎企業成敗